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合理密植條件下種植模式對棉花生長結鈴和產量的影響 【正文】
摘要:文章以研究合理密植條件下優化種植模式為突破點,以促進棉花增產和機械化種植為目標,設置了密度為75 000株·hm^-2,行距依次為80 cm(Ⅰ)、75 cm(Ⅱ)、70 cm(Ⅲ)、(100+50) cm(Ⅳ)4種種植模式,以密度45 000株·hm^-2、行距80cm(CK)的種植模式為對照,研究了不同處理對棉花生長、結鈴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棉花株高、莖粗無顯著影響,而對果枝臺數、結鈴性等影響較大。處理Ⅱ、Ⅳ的果枝臺數、單株成鈴數、單位面積總成鈴數、單位面積籽棉產量和總生物量均高于處理Ⅰ、Ⅲ。由此表明,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種植的合理種植模式以密度75 000株·hm^-2條件下的100 cm+50 cm大小行種植和75 cm等行距種植模式較為適宜。該結果可為黃河流域機械化植棉以及實現高產再高產提供參考依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