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合理密植條件下種植模式對棉花生長結鈴和產量的影響 【正文】

    合理密植條件下種植模式對棉花生長結鈴和產量的影響

    周永萍; 杜海英; 師樹新; 燕建召; 孫輝; 崔瑞敏; 田海燕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農業部黃淮海半干旱區棉花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石家莊050051
    • 合理密植
    • 種植模式
    • 產量

    摘要:文章以研究合理密植條件下優化種植模式為突破點,以促進棉花增產和機械化種植為目標,設置了密度為75 000株·hm^-2,行距依次為80 cm(Ⅰ)、75 cm(Ⅱ)、70 cm(Ⅲ)、(100+50) cm(Ⅳ)4種種植模式,以密度45 000株·hm^-2、行距80cm(CK)的種植模式為對照,研究了不同處理對棉花生長、結鈴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處理對棉花株高、莖粗無顯著影響,而對果枝臺數、結鈴性等影響較大。處理Ⅱ、Ⅳ的果枝臺數、單株成鈴數、單位面積總成鈴數、單位面積籽棉產量和總生物量均高于處理Ⅰ、Ⅲ。由此表明,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種植的合理種植模式以密度75 000株·hm^-2條件下的100 cm+50 cm大小行種植和75 cm等行距種植模式較為適宜。該結果可為黃河流域機械化植棉以及實現高產再高產提供參考依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蓬莱市| 阜康市| 离岛区| 上栗县| 镇宁| 明溪县| 堆龙德庆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安县| 阳高县| 葫芦岛市| 教育| 荣成市| 万荣县| 桃园县| 临澧县| 凤山市| 铜鼓县| 康保县| 潜山县| 湛江市| 莱芜市| 五原县| 台南市| 德惠市| 梁山县| 东阳市| 那曲县| 崇阳县| 综艺| 深圳市| 古田县| 屯门区| 介休市| 延川县| 佛教| 东安县| 桂东县| 潍坊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