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農學學報 > 2001-2016年中國苧麻生產格局變化與產量差研究 【正文】
摘要:根據國家統計數據和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對40個主產縣的調研數據,研究2001-2016年中國苧麻種植分布、產量分布和單產變化,比較產量差,并分析驅動因素,以期為應對苧麻產量不足和消減產量差提供依據。結果表明,2001-2016年中國苧麻生產面積下降、布局優化,苧麻生產由長江中游區域向上游區域轉移、由平原湖區向丘陵山地轉移;單產提高、產量差加大,苧麻單產提升依賴人工和農資投入的問題依然嚴重。消除農田實際產量與潛在農田產量之間的產量差,可提升全國苧麻產量29.1%;區域發展模式各具特色,政策仍為重要驅動力。為推動苧麻產業可持續發展,筆者建議促進多用途產業發展應對苧麻種植面積下降,著力研發和實施輕簡化種植技術消除產量差,將大幅度減少人工與農資投入作為苧麻種植技術研發的重點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