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綜合 > 農業工程學報 >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溫度預測模型 【正文】
摘要: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在再生階段的溫度預測問題直接與后處理系統甚至整車的經濟性、安全性相關。該文采用仿真分析計算與發動機試驗驗證相結合的方式,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在再生階段的溫度特性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首先運用GT-Power軟件對后處理系統進行建模,并分析了不同再生目標溫度對再生效率的影響以及不同碳載量對穩態再生溫度的影響。仿真結果表明:較高的再生目標溫度有助于降低單位質量顆粒物的再生油耗,當再生目標溫度為500℃時,單位質量顆粒物的再生油耗為372.7 g,當目標溫度提高到700℃時該值降低至3.8 g,但當目標溫度達到600℃以上,再生目標溫度對單位質量顆粒物再生油耗的改善效果不明顯;當碳載量超過46 g(12.7 g/L)再生時,顆粒捕集器內部溫度超過800℃,顆粒捕集器出現燒蝕失效的風險較高,因此應當限制觸發再生的碳載量限值。在仿真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運用發動機臺架試驗對再生溫度特性進行測試驗證,試驗結果與仿真結果較吻合,結果表明,該溫度預測模型可對顆粒捕集器再生階段的溫度分布、再生油耗及最高溫度等進行預測,對提高再生階段燃油經濟性,降低顆粒捕集器的燒蝕失效風險,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