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 > 南亞研究 > 觀眾成本理論的局限及批判:以洞朗對峙中的印度為例 【正文】
摘要:既往研究認為,民主國家領導人可以有效地制造和展示國內觀眾成本,更可能迫使對手讓步,從而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危機。民主可靠性假設是“民主和平論”的理論基礎,但這一理論假設在國際政治實踐中面臨巨大挑戰。本文發現,觀眾成本的制造和展示機制下,民主可信度假設的理論外延是不斷縮小的,適用范圍有限。民主國家領導人有動力并且有能力規避國內觀眾成本,其對外談判信號的可靠性是分化的。本文還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危機策略選擇都必然面臨觀眾成本的支付。這些情況減弱了民主國家領導人面臨的國內制約,使得他們在實際談判中可能選擇偏離民眾偏好的策略,從根本上降低了民主國家談判信號的可靠性,民主國家在國際危機談判中的政治制度優勢也就無從談起。本文將通過莫迪政府在2017年6月至8月的洞朗對峙危機的談判策略選擇,詳細解構觀眾成本制造與展示、規避機制以及可能的觀眾支付等環節,論證和檢驗本文對民主可靠性假設理論及其面臨學理挑戰的分析結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