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宗教 > 普陀學刊 > 論后世俗社會與宗教的現代性 【正文】
摘要:傳統性與現代性在概念架構上固然分屬兩極,實質上卻是無法完全分離、同時并存于今日社會。亦即要論析宗教在今日社會的處境,絕不能只是片面強調其適應現代社會情境的必要,否則,就會如世俗化理論般固然曾一度是討論宗教現代性的主流觀點,卻不旋踵而需面對所謂世俗化理論的失敗。哈貝馬斯(J.Habermas)提出的后世俗社會概念,為宗教的傳統性與現代性并存提供了一個相安的可能,也就是為宗教如何既能因應今日社會的特質以求生存發展,又能維持其傳統精神與特質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路徑。此一路徑所以可能之關鍵,在于多元現代性。本文之作,則在將此一思路適度梳理后,藉由中華現代性的概念檢視我國宗教與現代性的關系,并以儒家是否為宗教之討論,與臺灣民間信仰的現代性轉型為例闡述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