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 碳市場建設路徑研究: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正文】
摘要:基于國際碳市場建設的初始決策環境,從政治訴求、決策環境、經濟基礎、市場根基等4個維度的32個子指標構建了碳市場建立背景與條件指標體系,據此深入挖掘了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ETS)、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美國西部行動倡議(WCI)等國際典型碳市場建立的背景與基礎條件,并歸納出各國建立不同類型碳市場的必要條件,進而判斷中國建立各類碳市場所具備的條件和不足之處。研究發現:跨界聯盟型碳市場建立通常具備經濟聯系緊密、單個地區減排成本過高和地理位置臨近等3個要點;國家型碳市場建立通常考慮到了國家強制減排責任、能源結構轉型需求強烈和穩固的國家立法保障等方面;地區型碳市場的建立需滿足地區減排訴求強烈與國家層面排放權立法缺失等條件;行業型碳市場建立的基礎條件則包括溫室氣體排放集中度高、行業競爭力保護、重點行業排放需求增長和行業排放數據基礎穩固等4個特征。當前,中國碳市場應重點考慮行業型與跨界聯盟型碳市場并行的建設模式,進一步完善碳市場監管法律體系,加快各省市排放數據清單制作,加強地方碳市場能力建設培訓,盡快完善國家型碳市場建立的基本條件,進而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雙重目標。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