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氣候與環境研究 > 1980~2014 年中國生態脆弱區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正文】

    1980~2014 年中國生態脆弱區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孫康慧; 曾曉東; 李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成都610225;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 北京100029;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10004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210044
    • 中國生態脆弱區
    • 氣候變化
    • 氣溫
    • 降水
    • 相對濕度

    摘要:為了全面把握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生態脆弱區氣候變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國2000多個站點的格點化逐月資料,對中國典型生態脆弱區1980~2014年的日平均氣溫、日最高和最低氣溫、降水、相對濕度、風速和蒸發皿蒸發量的變化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中國生態脆弱區日平均氣溫、日最高和最低氣溫幾乎都呈上升趨勢;日平均氣溫增幅北方大于南方;北方生態脆弱區日平均氣溫、日最高和最低氣溫、南方生態脆弱區日最低氣溫的季節增幅多為春季最大,秋季或冬季最小。(2)全區平均降水變化趨勢不明顯;生態脆弱區降水距平百分率春季多為增長趨勢,夏季多為減少趨勢,秋、冬季和年北方多為增長趨勢,南方多為減少趨勢。(3)相對濕度以減少趨勢為主,只有黃土高原南部脆弱區秋、冬季和干旱半干旱區脆弱區冬季相對濕度距平百分率的趨勢為正,這幾個正值區同時也是降水增長大值區。(4)風速基本為減少趨勢,春季減少趨勢最大。(5)全區平均蒸發皿蒸發量春、夏季和年為減少趨勢,冬季為增長趨勢;北方生態脆弱區蒸發皿蒸發量四季和年多呈減少趨勢;南方生態脆弱區蒸發皿蒸發量春、夏季以減少趨勢為主,秋、冬季和年呈增長趨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甘洛县| 交城县| 延长县| 定结县| 松潘县| 集贤县| 洛隆县| 岑溪市| 黎川县| 黄冈市| 大名县| 丰顺县| 天全县| 肥西县| 聂拉木县| 那坡县| 长宁县| 建水县| 库伦旗| 威海市| 铁力市| 昌图县| 奉贤区| 满洲里市| 新疆| 沁水县| 阿图什市| 雅江县| 承德市| 麦盖提县| 霞浦县| 资溪县| 彭州市| 新乡县| 新邵县| 贺州市| 云和县| 庄河市| 德格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