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氣象學 > 氣象學報 > 濾除ENSO信號前后夏季熱帶印度洋海盆尺度海溫距平對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不同影響 【正文】
摘要:使用NCEP/NCAR再分析資料、哈得來海表溫度和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太副高)特征指數,對比分析了ENSO背景下的夏季印度洋海盆尺度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與獨立于ENSO的純IOBM(pure Indian Ocean basin mode,IOBM_P)對西太副高的影響機理。結果表明,濾除前期ENSO信號后,西北太平洋上為海溫負距平,并在其西北側強迫出Gill型反氣旋。另外,印度洋與海洋性大陸間存在西高東低的海溫距平梯度,印度洋正、負海溫距平激發出的赤道開爾文波影響至海洋性大陸西部地區,強迫出的異常大氣環流關于赤道基本對稱。加之此時中國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地區降水偏弱,潛熱釋放偏少,從而非絕熱冷卻,導致西太副高異常偏強、偏南。而在前期厄爾尼諾的影響下,次年夏季印度洋與海洋性大陸地區均有利于出現海溫正距平,開爾文波的影響偏強、偏東,強迫出的異常環流偏向北半球,通過"埃克曼抽吸"和非絕熱冷卻在對流層低層制造出異常負渦度進而影響西太副高,使其明顯偏強、偏西、偏南。由于IOBM_P在2和8年周期上對西太副高的影響最明顯,而ENSO信號中主要是3—7a的短周期振蕩,因此,ENSO背景下的印度洋變暖對西太副高的遙強迫實際包含了來自熱帶中太平洋的3—7 a周期信號的滯后影響和印度洋地區局地變化特別是2和8年周期變化的作用。這些結果為人們深入理解西太副高變化規律和做出有效預報提供了線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