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山東國土資源 > 山東微山稀土礦床成礦預測分析 【正文】
摘要:微山稀土礦是魯西地區已查明的一處中型稀土礦床,研究表明,目前的開采深度還處于巖體頂部的脈狀礦體,成礦流體溫度剖面初步揭示了高溫區域隨深度增加有明顯收窄的趨勢,經勘查工程驗證,稀土礦脈深部厚度增大,數量增多,總體礦化強度增強。該文總結了微山稀土礦成礦要素和找礦標志,在成礦要素劃分的基礎上,增加放射性異常特征,建立了10個要素組成的預測要素表。依據地質成果,疊加放射性異常,編制了預測模型圖,圈定出3個最小預測成礦靶區,編號分別為1#,2#,3#。其中,1#成礦預測區內有石英脈出露,推測為地下巖漿熱液填充裂隙形成石英脈,存在伴生礦脈的可能;2#成礦預測區包含2個放射性異常,南東側為B12號含稀土石英重晶石礦脈,推斷該預測區淺部可能存在NW向延伸的隱伏礦脈;3#成礦預測區包含4個放射異常區,異常區周邊發育B15B16號含稀土礦脈,是最為有利的稀土礦找礦地段。驗證已發現多個新礦脈,厚度在2.35~8.90m,稀土氧化物品位(TRE2O3)2.35%~6.40%,顯示成礦預測區具有較好的稀土礦找礦潛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