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I > 建筑科學與工程 > 世界地震工程 > 汶川地震強余震統(tǒng)計特性及地震動衰減關系 【正文】

    汶川地震強余震統(tǒng)計特性及地震動衰減關系

    韓建平; 徐金玉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省土木工程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730050; 蘭州理工大學西部土木工程防災減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甘肅蘭州730050
    • 強余震
    • 最大余震震級預測
    • 余震發(fā)生率
    • 震中距
    • 衰減規(guī)律

    摘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固定及流動臺站獲得了數量可觀的余震地震動數據,為地震危險性分析和地震動衰減規(guī)律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通過Gutenberg-Richter關系分析得到汶川地震余震震級-頻度分布(FMD),結合Bth定律預估得到逼近實際的最大預估余震震級,基于修正的Omori定律擬合得到余震發(fā)生率與主震后時間的關系。主余震統(tǒng)計特性顯示Ms4.0~6.4范圍內的余震記錄震中距及震級分布相對均勻,可作為建立地震動衰減規(guī)律的依據。故針對土層地表及基巖地表分別進行了EW、NS和UD三個方向的統(tǒng)計回歸分析,給出了2種地表情況下三向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的定量衰減關系表達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凤山县| 定州市| 宝坻区| 唐海县| 宿松县| 岑巩县| 台安县| 盱眙县| 三河市| 游戏| 乌兰县| 云南省| 通江县| 凤山县| 汝州市| 句容市| 浑源县| 萨嘎县| 农安县| 静海县| 曲沃县| 长乐市| 吴旗县| 巍山| 垣曲县| 长岭县| 柘荣县| 锦州市| 定远县| 顺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武冈市| 东乡| 贺州市| 家居| 安远县| 封丘县| 延吉市| 临汾市|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