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 > 世界經濟與政治 >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市場與治理赤字的政策根源 【正文】
摘要: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一些國家的“逆全球化”政策盛行。由于各國經濟政策的溢出效應、回溢效應和聯動效應日益加大,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全球經濟治理的赤字不斷加大。在市場導向的經濟政策推動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同時,非中性的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政策選擇的約束作用更加突出。這在深層次上反映了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與市場關系的高度復雜性和內在矛盾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聯系和互動日益密切。但在無政府狀態的現行國際體系下,基于市場原則的經濟全球化和基于主權原則的經濟全球化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在國際層面國家與市場關系的錯配難以避免。這使得消除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更加困難,也導致經濟全球化的包容性普遍缺失。當前,提高經濟全球化的包容性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為迫切,也更為重要。如何給予經濟全球化的受損者合理補償、讓所有人共享經濟全球化的成果,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對全人類智慧的重大考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