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生物學 > 生物多樣性 > 論壯族傳統文化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廣西靖西市為例 【正文】

    論壯族傳統文化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廣西靖西市為例

    曹寧; 薛達元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北京100081
    • 壯族
    • 生物多樣性
    • 傳統文化
    • 傳統知識
    • 廣西

    摘要:本文在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結合目前開展的關于壯族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的調查、整理與編目工作,分別從酸食文化、織染文化、地名文化和文學藝術的角度對壯族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初步探究,并從自然崇拜、鄉規民約和習慣法、傳統生態觀念以及傳統醫藥文化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傳統文化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作用。結果表明:(1)壯族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孕育了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又直接或間接地豐富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2)壯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創造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知識促進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而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又進一步保障了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本文還對傳統知識和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受威脅因素進行了討論,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傳承壯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傳統知識的相關建議,即應通過加強宣傳和立法,建立傳統知識數據庫和發展鄉村旅游等形式,加強對傳統知識與傳統文化的保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相關期刊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县| 甘洛县| 临颍县| 清丰县| 桃源县| 罗城| 灌云县| 桂阳县| 浦江县| 繁昌县| 泰顺县| 环江| 信宜市| 五大连池市| 民权县| 察隅县| 罗江县| 西畴县| 常山县| 海伦市| 新建县| 高淳县| 昌乐县| 苏尼特左旗| 湖北省| 峡江县| 泸溪县| 佛学| 九江县| 富川| 嘉善县| 长岛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山市| 五寨县| 淮安市| 额敏县| 峨边| 建平县| 什邡市|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