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 臨夏盆地巴謝河流域晚更新世以來滑坡發育歷史重建 【正文】

    臨夏盆地巴謝河流域晚更新世以來滑坡發育歷史重建

    侯圣山; 李昂; 陳亮; 王立朝; 劉藝璇; 朱玉晶; 王惠生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 北京10008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 北京100083
    • 滑坡
    • 晚更新世
    • 黃土
    • 年代學
    • 碳十四測年

    摘要:晚更新世以來,特別是全新世以來,黃土高原西北部發育了多期次的滑坡事件。臨夏盆地巴謝河流域較好地保留了多期次滑坡的遺存,有研究歷史滑坡發育規律的良好素材。文章通過詳細的野外調查,初步厘清了滑坡空間分布及新老滑坡相互疊置關系,總結得到本地區滑坡的四種發展類型:壓裂型深層黃土-泥巖滑坡、滑移型深層黃土-泥巖滑坡、蠕變型中淺層黃土-泥巖滑坡和塌滑型黃土滑坡。不同時期發育的滑坡在野外呈現明顯不同的特征:發育于晚更新世的古滑坡有圈椅狀的地形和高陡的后緣陡壁,滑坡堆積體已固結,堆積體表面沖溝發育;發育于全新世早期的老滑坡除了具有圈椅狀地形和高陡后壁外,堆積體較為松散,堆積平臺形態較為完整;發育于全新世晚期的新滑坡則保留了更多的滑坡特征,可見滑坡后緣和側緣裂縫。巴謝河流域滑坡大多有多次滑動的跡象,不同期次的滑坡相互重疊,在同一范圍發生多次滑動,形成多級滑坡堆積平臺。滑坡埋壓動植物、滑坡洼地短期水體沉積物等有著明顯的滑坡指示意義。通過采集此類樣品,利用14C和光釋光等測年手段,獲取了本地區一系列滑坡事件的年齡。對測年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巴謝河流域晚更新世以來的五個滑坡高發時段,分別為100~63 ka BP、45. 2~41. 5 ka BP、33. 3~28. 2 ka BP、22. 5~15. 2 ka BP和10. 4~0. 2 ka BP。以上滑坡高發時段的推斷將為認識去環境變遷提供證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松溪县| 资中县| 维西| 铅山县| 新疆| 东海县| 山西省| 永济市| 仪征市| 武川县| 娱乐| 广河县| 遂宁市| 桃园市| 凤庆县| 信丰县| 桦川县| 鄢陵县| 绥阳县| 读书| 陆河县| 磐石市| 喀喇沁旗| 团风县| 澄迈县| 兴国县| 土默特左旗| 新巴尔虎右旗| 正定县| 大姚县| 临安市| 修武县| 临洮县| 孟连| 武宁县| 旺苍县| 乐安县| 新野县| 曲麻莱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