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 江漢平原東北部地區高鐵錳地下水成因與分布規律 【正文】

    江漢平原東北部地區高鐵錳地下水成因與分布規律

    蔡玲; 胡成; 陳植華; 王清; 王寧濤; 常威; 黃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43007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 湖北武漢430074;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湖北武漢430223
    • 地下水
    • 鐵錳
    • 分布特征
    • 成因
    • 江漢平原

    摘要:肖港地區位于江漢平原東北部,屬于大別山連片貧困區和貧水區,地下水資源較貧乏,且地下水水質不佳,水中鐵錳離子含量普遍超過了國家飲用水標準。為查明高鐵錳地下水成因及空間分布規律,服務區內地下水開發利用及安全供水問題,系統采集區內巖石、土壤和地下水樣品,測試巖土與地下水中鐵錳的含量,分析地下水中鐵錳含量與含水層沉積物的鐵錳含量、地下水的氧化還原條件和酸堿度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江漢平原東北部地區地下水中鐵錳超標現象普遍存在,其中錳的超標率大于鐵,第四系孔隙潛水超標最嚴重,鐵錳最大濃度分別達到44. 88 mg/L和19. 21 mg/L。研究區巖土中鐵錳氧化物為地下水中鐵錳提供了物質來源,弱酸性、強還原環境為沉積物中鐵錳的溶解釋放提供了有利條件,總體上從研究區東西兩側(補給、徑流區)向中部第四系孔隙潛水含水層(排泄區),沿地下水流向Eh值、pH值逐漸減小,鐵錳含量逐漸增大,形成北北東向帶狀分布的高鐵錳地下水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襄城县| 安徽省| 文安县| 类乌齐县| 广丰县| 乌苏市| 南漳县| 尼勒克县| 赣州市| 桐乡市| 新竹县| 新野县| 乌拉特前旗| 临清市| 新源县| 泗水县| 桑植县| 铜川市| 依兰县| 红原县| 电白县| 昌宁县| 沁阳市| 菏泽市| 东城区| 南宁市| 丹巴县| 崇礼县| 呈贡县| 昌邑市| 河间市| 五家渠市| 长宁区| 屏南县| 五华县| 兰考县| 米易县| 西华县| 罗山县|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