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質學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 江漢平原東北部地區高鐵錳地下水成因與分布規律 【正文】
摘要:肖港地區位于江漢平原東北部,屬于大別山連片貧困區和貧水區,地下水資源較貧乏,且地下水水質不佳,水中鐵錳離子含量普遍超過了國家飲用水標準。為查明高鐵錳地下水成因及空間分布規律,服務區內地下水開發利用及安全供水問題,系統采集區內巖石、土壤和地下水樣品,測試巖土與地下水中鐵錳的含量,分析地下水中鐵錳含量與含水層沉積物的鐵錳含量、地下水的氧化還原條件和酸堿度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江漢平原東北部地區地下水中鐵錳超標現象普遍存在,其中錳的超標率大于鐵,第四系孔隙潛水超標最嚴重,鐵錳最大濃度分別達到44. 88 mg/L和19. 21 mg/L。研究區巖土中鐵錳氧化物為地下水中鐵錳提供了物質來源,弱酸性、強還原環境為沉積物中鐵錳的溶解釋放提供了有利條件,總體上從研究區東西兩側(補給、徑流區)向中部第四系孔隙潛水含水層(排泄區),沿地下水流向Eh值、pH值逐漸減小,鐵錳含量逐漸增大,形成北北東向帶狀分布的高鐵錳地下水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