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泌尿科學 >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 > 101例慢性腎臟病患者妊娠的結局及影響因素 【正文】
摘要:目的:觀察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妊娠后胎兒和母親的結局,并分析相關的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間101例CKD妊娠患者,在同期非CKD妊娠女性中隨機選取350例為對照組,根據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值將CKD患者分為腎功能正常組(CKD 1期,n=84)和腎功能異常組(CKD 2~4期,n=17)。分析并比較腎功能正常組與對照組間,及腎功能異常組與腎功能正常組間胎兒及母親結局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結果:(1)腎功能正常組早產、剖宮產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腎功能異常組早產、早早產、小于胎齡兒(SGA)、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剖宮產發生率高于腎功能正常組。(2)CKD 2~4期是早早產、NICU、剖宮產的獨立危險因素,尿蛋白≥1 g/24h、高血壓是早產的獨立危險因素,年齡是剖宮產的獨立危險因素。(3)腎功能異常組患者產后血清肌酐(SCr)增高、eGFR下降,腎功能正常組患者妊娠前和產后的SCr、eGFR無明顯差異。兩組CKD患者產后中位尿蛋白水平較妊娠前均顯著增加。結論:與非CKD女性相比,CKD患者妊娠胎兒及母親出現不良結局的風險上升,且隨著腎功能的進展,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增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