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石油天然氣工業 >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 四川盆地志留系小河壩組海相碎屑巖勘探方向及潛力 【正文】
摘要:四川盆地已在陸相碎屑巖和海相碳酸鹽巖獲得油氣勘探發現,而海相碎屑巖還未獲得突破,制約的關鍵因素是已有鉆井未揭示良好的砂巖儲層。基于露頭、鉆井和地震資料,從盆緣到盆內開展系統沉積演化特征的研究,刻畫四川盆地志留系下統小河壩組三角洲展布,對比塔里木盆地東和砂巖地震相特征,預測小河壩組砂巖儲層發育情況,分析四川盆地志留系小河壩組海相碎屑巖成藏條件和勘探潛力。研究揭示:①四川盆地志留系小河壩組沉積了浪控三角洲,發現了4個具大型前積結構、大型楔狀構造的三角洲前緣砂體,面積4 550 km2,為海相碎屑巖儲層有利發育區。②川東地區志留系小河壩組具備有利成藏條件,下伏為龍馬溪組優質烴源巖,上覆為韓家店組的廣覆式厚層的泥巖蓋層,形成良好的生儲蓋組合。川東地區小河壩組三角洲河口壩砂體與下伏龍馬溪組厚層烴源巖發育區疊置,具備形成構造—巖性、巖性氣藏條件;③志留系小河壩組海相碎屑巖有望成為四川盆地一個嶄新勘探領域,可先尋找前積砂體與逆斷層控制的斷鼻構造配置的構造巖性圈閉;獲得突破后,進一步探索斜坡區的單砂體巖性圈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