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基礎科學 > 土壤通報 > 全年淹水種植茭白對水田土壤性態的影響 【正文】
摘要:水田全年淹水種植茭白是南方地區一種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為了解其對土壤性狀的影響,多點分別采集了全年淹水種植茭白(5 a以上)與長期種植水稻的水田耕層土壤樣品,比較了它們之間在土壤理化性狀上的差異;同時以長期種植水稻的水田為對照,選擇種植茭白4、12、19 a的3塊同類型土壤的水田,觀察分析了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學和形態學性狀,探討水田長期種植茭白后土壤性態的演變趨勢。結果表明,水田全年淹水種植茭白后耕層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鉀均呈現明顯的增加,但土壤結構逐漸退化,土壤分散性增強,并容易出現黏閉、起漿、僵硬和水氣矛盾等問題。全年淹水種植茭白后,水田土壤犁底層逐漸變薄最終消失,上部軟糊土層加厚,種植茭白19 a時軟糊土層厚度已達40 cm;全年淹水種植茭白20~40 cm土層有機質含量明顯地增加,0~40 cm土層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下降,土色變暗,無定形氧化鐵和鐵的活化度顯著地增加;相應地土壤類型也逐漸由水耕人為土向滯水潛育土演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