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業基礎科學 > 土壤通報 > 歷史時期寧紹平原稻作環境與現代水耕人為土的形成 【正文】

    歷史時期寧紹平原稻作環境與現代水耕人為土的形成

    章明奎; 邱志騰; 楊良覦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浙江杭州310058
    • 水耕人為土
    • 植稻歷史
    • 人口變化
    • 地貌演變

    摘要:通過分析寧紹平原形成、水利建設、人口變化及古代糧食種植業與農業技術發展等的歷史,探討了該平原水耕人為土形成過程。分析認為,寧紹平原地區水稻種植雖然已有7000 a以上的歷史,但現代水耕人為土大約起于西漢之后,形成時間不足2000 a,在唐宋、明清和20世紀50~70年代有較快速的發展;水耕人為土形成大概可劃分為5個時期。最早的水稻種植區為平原與丘陵山地過渡區的洪積扇上,水網平原區大規模水稻種植主要在唐宋之后,多數成土時間約1000 a左右;濱海平原區種植水稻時間較短,多數在500 a之內。研究認為,水分環境改善、農作技術發展和人口增加是寧紹平原水耕人為土形成、發展和演變的主要動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常宁市| 永和县| 壤塘县| 山阳县| 故城县| 建瓯市| 光山县| 利辛县| 专栏| 英德市| 军事| 资溪县| 专栏| 滦南县| 樟树市| 德庆县| 宁波市| 商水县| 瑞金市| 博罗县| 浦北县| 漳浦县| 谷城县| 建瓯市| 阿拉尔市| 台南市| 南宁市| 杨浦区| 浦北县| 班玛县| 瑞金市| 徐汇区| 邛崃市| 泌阳县| 宣恩县| 恭城| 大石桥市| 隆回县| 永康市|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