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生物學 > 西北植物學報 > 茶樹種子發育過程的轉錄組分析 【正文】
摘要:該研究以‘鐵觀音’茶樹品種的種子為試驗材料,采用轉錄組測序技術分析種子發育的3個時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的表達差異,探究茶樹種子油脂代謝的分子機制。結果表明:(1)經轉錄組測序、組裝后共獲得30940581個clean reads,經數據合并拼接最終得到36951條非冗余Unigene序列,其中28476個Unigene可得到功能注釋;在轉錄本中能夠被注釋到GO分類的Unigene有11201條(30.3%),KEGG分析發現共有17172個基因參與了127個代謝通路。(2)經KEGG通路篩選出14條與脂肪酸代謝相關的通路,且隨著茶籽的發育,大部分脂肪酸調控途徑相關基因呈下調趨勢,其中上調基因數最多的有α-亞麻酸代謝途徑和脂肪酸降解途徑(有17個基因表達量上調),下調基因數最多的是甘油磷脂代謝途徑(有58個基因表達量下調);在茶籽發育幼果期α-亞麻酸代謝途徑中表達量上調的基因數超過表達量下調的基因數。(3)研究發現茶籽脂肪酸合成相關的基因涉及14個脂類調控途徑,共409條差異基因;隨著茶樹種子發育到成熟期,上調的差異表達基因數量在減少,下調的差異表達基因數量增加,其中α-亞麻酸途徑中的基因PLA2G16、DAD1、pldA、FabF、FabI表達量上調顯著,隨后表達量下調。(4)qRT-PCR檢測結果表明,7個茶樹FAD和1個ACP差異表達基因的水平與轉錄組測序結果基本一致;隨著茶籽的發育,基因CsFAD7和Δ6-CsFAD從幼果期、果實膨大期至果實成熟期都為差異下調表達,CsFAD2、CsFAD 6和Δ7-CsFAD為差異上調表達,CsFAD 8、Δ8-CsFAD和CsACP在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差異上調表達,在果實膨大期至果實成熟期差異下調表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