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外科學 >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 > 動脈粥樣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應用髂-股動脈腔內介入治療的可行性和療效觀察 【正文】
摘要:目的評價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慢性下肢缺血患者行髂-股動脈腔內介入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山東省單縣東大醫院收治的經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動脈硬化性髂-股動脈狹窄或閉塞性病變患者18例的臨床資料,患者均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以及支架植入術。分析記錄手術后血管造影以及臨床指征以評定手術價值。結果同側逆行PTA以及支架植入術患者6例,共7段同側髂動脈血管,其中4段為閉塞髂動脈內植入支架4枚以及3段狹窄髂動脈行超聲引導下PTA。跨主動脈對側髂-股動脈PTA以及支架植入手術12例,共22段病變血管,包含植入髂動脈支架6枚以及股淺動脈支架6枚。12段股動脈采用PTA,髂動脈閉塞段植入支架共放置10枚,平均長度(7.59±1.41)cm,選擇支架直徑設定為(8.1~11.9)mm,6枚股淺動脈支架放置長度(4.51±1.09)cm。介入手術完成后再次進行血管造影檢查;病變段血管血流均有一定程度好轉,手術失誤率為0,無1例患者出現血管夾層反應以及血栓。術后半年行雙下肢彩超檢查,支架內血管血流正常運作,沒有支架段出現閉塞情況。治療前ABI為(0.35±0.13),治療后ABI為(0.53±0.15),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473,P=0.0005)。結論將腔內介入手術應用于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下肢缺血病癥中,能夠改善下肢缺血患者的血運情況,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