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基礎醫學 > 心理科學進展 > 神經科學偏見效應:可重復性及其心理機制的探索 【正文】
摘要:神經科學的發展對其他學科以及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神經科學方法與行為研究方法都是探索人類心理與行為的有效手段并各有所長,但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卻可能引起人們過度的解讀和信任。研究者發現,當某一結論使用神經科學結果作為證據時,比使用行為科學結果或者心理生理學指標作為證據時更加讓人信服,即使神經科學結果與該結論之間毫無關系,這種現象被稱為神經科學偏見(neuroscience bias)。通過系統回顧近年來關于神經科學偏見的研究,我們發現:(1)雖然神經科學偏見存在可重復性的爭論,但該效應確實存在;(2)神經科學偏見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個體傾向于還原論的解釋(即使用低層次、簡單的機制來解釋更高層次上的現象)及心理本質主義的影響(即人們認為心理與行為的本質是神經活動)。神經科學偏見反映了公眾對科學結果解讀的偏見,未來研究需要探討這種偏見的心理機制,從而引導科學結果的正確解讀和運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