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心理學 > 心理學報 > 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 【正文】

    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

    馬利軍; 馬云霄; 何曉清; 劉海濤; 張靜宇 廣州中醫藥大學心理學系; 廣州510006;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 廣州510006;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國際交流學院; 廣州510520;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廣州510420
    • 諧音型歇后語
    • 眼動
    • 概念隱喻理論
    • 概念合成理論
    • 語用推理理論

    摘要:諧音型歇后語是漢語特殊的語匯表達形式,對其加工常常需要通達后一語節的同音線索來完成語音、語義隱喻映射。本研究通過2個實驗探討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類型對諧音型歇后語加工的作用。實驗1結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條件下,被試對語匯的加工策略取決于歇后語的同音線索類型。當后一語節為同音字時,加工較為快速;當后一語節為諧音字時,通達歇后語隱喻意義的路徑受阻。對熟悉度較高的諧音型歇后語進行加工,語義通達表現出預存性;在缺乏同音線索的條件下,語料加工時間較長,反應準確率較低,支持概念隱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說。而對熟悉度較低的歇后語進行加工,被試更傾向于采用即時(on-line)策略,支持概念合成理論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實驗2結果表明,呈現“錯誤同音”線索對歇后語的加工形成干擾,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論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理論。總的結果表明,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類型影響諧音型歇后語的通達,諧音歇后語加工需要同時激活語音和語義兩條通道。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砀山县| 克拉玛依市| 乐都县| 石阡县| 武川县| 青阳县| 新野县| 萨嘎县| 肥东县| 扶绥县| 永顺县| 宁安市| 辽源市| 咸丰县| 霞浦县| 江达县| 吉隆县| 锡林郭勒盟| 临猗县| 五常市| 隆回县| 富锦市| 平舆县| 四平市| 耿马| 天镇县| 南召县| 临沧市| 南部县| 门头沟区| 长沙县| 和政县| 龙岩市| 乐陵市| 云梦县| 大余县| 绥棱县| 阜新| 内乡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