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林業 >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 外源砷輸入對沉積物磷釋放及形態轉化的影響研究 【正文】
摘要:選取云南陽宗海湖濱濕地沉積物為研究對象,外源砷濃度為0.00、0.01、0.05、0.10、0.25、0.50、1.00mg/L,實驗時間設置為短期(1~72h)和長期(7~15d),探究外源砷輸入對沉積物磷釋放及形態轉化的影響規律特征。結果表明:外源砷濃度為0~0.25mg/L時,沉積物對砷的吸附速率較快,以物理吸附為主;在0.25~1mg/L時,沉積物對砷的吸附速率減緩,以化學吸附為主。隨外源砷的濃度升高沉積物磷的釋放量先升后降,外源砷濃度為0.25mg/L時,沉積物磷的釋放量達到最大值為0.092mg/L,超過了地表水質量環境標準Ⅲ類水標準值。外源砷濃度的增加使沉積物中磷形態由惰性態向活性態轉化,Al-P和Fe-P含量的增加與外源砷濃度呈顯著相關性。外源砷進入會導致沉積物中磷的釋放量增加及磷形態由非活性態向活性態轉化,增加砷和磷的生態風險。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