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學習與探索 > 論增值稅地區間非均衡減稅的就業效應——基于東北地區增值稅抵扣試點的實證分析 【正文】
摘要:從邏輯上來看,在增值稅地區間非均衡減稅的條件下,減稅地區應可吸引投資,企業生產經營規模隨之擴大,由此會促進就業增長。本文根據2004年東北地區部分制造業行業增值稅抵扣改革試點的準自然實驗和2000—2007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相關數據,建立DID模型進行驗證發現:一方面,增值稅減稅促進就業增長的效應的確存在,但隨時間推移和地區間減稅趨向均衡,先減稅地區就業增長效應迅速衰減;另一方面,增值稅減稅的就業增長效應在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企業之間、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以及不同所有制屬性的企業之間存在著異質性。資本有機構成高、規模大的企業就業增長效應更大;相對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就業增長效應先低后高,持續性更強。研究給我們的啟示是:必須堅定不移制定和實施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減稅政策,確保減稅具有國際競爭力,既要重視對固定資產購置的增值稅減稅,也要重視對中間投入品購買的增值稅減稅;既要高度重視對資本密集型產業減稅,也要高度重視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減稅;既要關注減稅的整體效果,也應當密切關注減稅影響的結構性差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