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文藝理論 > 樂府學 >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詩本義新考 【正文】
摘要:《青青河畔草》以青草起興,隱喻思婦春情萌動,思婦之"夢"與"性"相關,暗示思婦期待丈夫早日歸來歡會。"枯桑"源自《焦氏易林》,指思婦,注家或未明其源,或誤以為指遠行在外的良人。"誰肯相為言"句當從《藝文類聚》作"誰肯相與言",源自《鄭風·狡童》,暗含著思婦對"性"的期待,傳達出思婦渴望良人早日歸來與己歡會的心聲。兩者雖一字之差,而詩義判若霄壤。"客從遠方來"所遺"雙鯉魚"不是用木頭制成的魚形書函,更不是可吃的真魚,而是寫在布帛上的鯉魚形書信,是"配偶"的隱語。夫妻間的"尺素書"本身就秘而不宣地蘊含著思婦對良人情愛的期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