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化學 > 巖礦測試 > 基于掃描電鏡和JMicro Vision圖像分析軟件的泥頁巖孔隙結構表征研究 【正文】

    基于掃描電鏡和JMicro Vision圖像分析軟件的泥頁巖孔隙結構表征研究

    戚明輝; 李君軍; 曹茜 頁巖氣評價與開采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成都610091; 四川省科源工程技術測試中心; 四川成都610091; 自然資源部復雜構造區頁巖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四川成都610091; 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 浙江杭州310023
    • 孔隙類型劃分
    • 孔隙結構表征
    • 掃描電鏡觀察
    • jmicro
    • vision

    摘要:孔隙發育特征是泥頁巖儲集能力評價的關鍵參數之一。掃描電鏡觀察法已普遍用于描述泥頁巖的孔隙發育特征,但是目前文獻中對泥頁巖微孔隙類型劃分比較混亂,孔隙結構特征參數的表征以定性描述為主,缺乏定量表征手段。本文選取了18個泥頁巖樣品為研究對象,通過氬離子拋光和高分辨率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觀察,基于孔隙發育形態、位置及成因,對樣品中不同孔隙進行類型劃分;結合JMicroVision圖像分析軟件,應用泥頁巖微孔隙描述技術和孔隙尺度分類統計技術,統計不同類型孔隙發育數量、孔徑大小、面孔率、形狀系數、概率熵等參數,對其分布特征進行評價。研究表明,晶(粒)間孔隙和有機孔隙比較發育,其次為晶(粒)內孔和晶間隙。不同類型孔隙其孔徑分布以納米級為主,不同類型孔隙分布較無序,其概率熵主要分布在0.5~0.7之間,對應的形狀系數分布差異也較大。有機質孔隙的形狀系數主要分布在0.6~0.7范圍內,形狀分布以橢圓形或近似圓形為主,晶(粒)間孔隙和晶(粒)內孔隙的形狀系數主要分布在0.3~0.7,分析晶(粒)間孔隙和晶(粒)內孔隙形狀系數分布特征主要是受原始孔隙形態、壓實作用和溶蝕作用的影響。研究認為,SEM與JMicroVision相結合是定量研究不同類型微孔發育特征的有效手段,為研究微孔的形成和演化奠定了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大连市| 年辖:市辖区| 营山县| 齐齐哈尔市| 屏东县| 泌阳县| 龙井市| 黄石市| 双城市| 河间市| 绥江县| 济源市| 凤山市| 建瓯市| 康保县| 海盐县| 榕江县| 福鼎市| 阿图什市| 宜兴市| 黎城县| 明光市| 沅江市| 讷河市| 阿图什市| 玉龙| 弋阳县| 柯坪县| 象山县| 晋城| 垣曲县| 莱芜市| 汝南县| 雷山县| 沙坪坝区| 同心县| 云林县| 正宁县| 陆丰市|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