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 > 云南社會科學 > 康德的“敬重悖論”及其解決:基于當代道德心理學的視角 【正文】

    康德的“敬重悖論”及其解決:基于當代道德心理學的視角

    黃素珍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哲學系
    • 康德
    • 敬重悖論
    • 道德心理學

    摘要:根據對康德實踐哲學的一個傳統解釋,康德對道德的本質作出一個過于嚴格的承諾:道德法則對所有理性存在者都是普遍的、不偏不倚的,對道德法則的遵循是出于不摻雜任何個人感性因素的純粹意志動機,情感因其屬于感性領域而被排除在道德考量之外。但這個結論對康德的道德心理采取了簡單化、扁平化的解釋,實際上,康德對“敬重”這種特殊情感的重視貫穿了他整個道德論述,并將其確立為道德義務唯一有效的主觀動機或執行道德義務的感性條件。但在康德的道德理性主義框架內,敬重概念似乎呈現出某種“悖論性”:它不同于“病理性的情感,是一種自我激發的、自主的道德情感?;诋敶赖滦睦韺W對認知機制和情感機制的研究,“敬重”表面上的概念悖論實際上顯示了人們一些復雜的道德情感并非單純的認知性的,也非純然受直接的情感所推動,而是整合這兩者,并可以在規范性和經驗性上得到有效的辯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和田市| 株洲县| 邯郸县| 江津市| 阳城县| 龙门县| 勐海县| 乐东| 德惠市| 通许县| 齐河县| 梧州市| 南漳县| 隆化县| 施甸县| 泸溪县| 定远县| 丰镇市| 册亨县| 神池县| 龙海市| 始兴县| 霍山县| 安龙县| 元氏县| 互助| 日土县| 雅江县| 徐闻县| 万年县| 盱眙县| 四平市| 徐闻县| 互助| 伊金霍洛旗| 南投县| 鹿泉市| 延边| 高密市|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