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水產和漁業 > 漁業研究 > 養馬島扇貝養殖區浮游藻類的生態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正文】
摘要:2018年5—11月對養馬島扇貝養殖區的3個海域進行了7個航次的調查,分析了浮游藻類群落結構的組成、密度、Shannon-Winner多樣性指數、Pielou均勻度指數、Margalef豐富度指數和Mc-Naughton優勢度指數,并應用典范對應分析(CCA)探討了環境因子對養殖區浮游藻類優勢種的影響。結果表明:養馬島扇貝養殖區檢測出的浮游藻類共有5門34屬60種,以硅藻門和甲藻門為主,分別占73.33%和13.33%;浮游藻類的密度范圍為(1.49~124.92)×10^4 個/L,最高密度和最低密度分別出現在6月和11月;優勢種包括尖刺偽菱形藻( Pseudonitzschia pungens )、等鞭金藻( Isochrysis sp.)、藍隱藻( Chroomonas sp.)、柔弱幾內亞藻( Guinardia delicatula )、扁面角毛藻( Chaetoceros compressus )和丹麥細柱藻( Leptocylindrus danicus )等;浮游植物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以及豐富度指數的變化范圍分別為0.51~3.62、0.14~1.00、1.08~4.12;CCA分析表明無機氮、無機磷、鹽度和溫度為影響該海域浮游藻類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總體而言,養馬島扇貝養殖區的浮游藻類分布合理,結構穩定,適合扇貝養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