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臨床醫學 > 醫學影像學 > 顱頸聯合黑血管壁成像技術對頸動脈閉塞病變的診斷價值與DSA的對照研究 【正文】

    顱頸聯合黑血管壁成像技術對頸動脈閉塞病變的診斷價值與DSA的對照研究

    汪振佳; 于薇; 樊昭陽; 劉文; 盧迷; 鄭鐵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學影像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北京100029; 美國Cedars-Sinai醫學中心生物醫學影像研究所;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9004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北京100029;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神經外科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北京100029
    • 頸內動脈閉塞
    •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評估3D顱頸聯合黑血管壁成像技術(3D T 1-SPACE)對頸動脈閉塞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47例懷疑頸內動脈閉塞患者的3D T 1-SPACE圖像和DSA圖像。對3D T 1-SPACE圖像進行評分。分別在3D T 1-SPACE和DSA圖像中評價病變程度。以DSA為金標準,評價顱頸聯合黑血管壁成像技術診斷頸內動脈完全閉塞病變的一致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陽性似然比和陰性似然比。結果47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13例)均順利完成頸內動脈顱內外段全程MR成像。圖像質量評分為(3.29±0.94)分。以DSA結果為金標準,3D T 1-SPACE診斷頸內動脈完全閉塞的一致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陽性似然比與陰性似然比分別為93.6%、97.0%、85.7%、94.1%、92.3%、6.79和0.04。Kappa值為0.84。結論顱頸聯合黑血管壁成像技術對頸動脈閉塞病變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并且能清晰展示頸動脈急、慢性閉塞病變特征。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聂荣县| 东城区| 沙坪坝区| 松桃| 瑞金市| 襄垣县| 巴楚县| 牙克石市| 昌都县| 阳谷县| 运城市| 葵青区| 衡阳市| 韩城市| 阿瓦提县| 诸城市| 青川县| 敦煌市| 新平| 咸丰县| 金溪县| 宿松县| 岢岚县| 苗栗县| 崇左市| 吕梁市| 宁强县| 额尔古纳市| 淄博市| 兴业县| 晴隆县| 晋州市| 含山县| 虎林市| 原平市| 怀化市| 孙吴县| 平塘县| 城步|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