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海洋學 > 應用海洋學學報 > 南海深海氮循環微生物的原位培養與多樣性分析 【正文】

    南海深海氮循環微生物的原位培養與多樣性分析

    王蕾; 王麗萍; 董純明; 李小義; 李登峰; 邵宗澤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 浙江寧波315211;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 福建廈門361005
    • 海洋生物學
    • 氮循環
    • 原位富集
    • 微生物多樣性
    • 好氧反硝化

    摘要:借助自主研發的深海水體原位定植培養系統,在南海3300m的深海水體中進行了氮循環微生物的原位培養.通過向富集倉中投加緩釋肥(銨鹽、硝酸鹽和尿素)進行了為期17個月的原位富集.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和分離培養的方法,對深海原位富集物及實驗室二次富集物進行了微生物多樣性分析.16SrRNA基因高通量測序結果表明,在南海原位富集樣品中,細菌以變形菌門豐度最高,富集倉內脫脂棉附著介質和倉內水樣中的最優勢屬分別為希瓦氏菌屬(Shewanella)和科韋爾氏菌屬(Colwellia);古菌以奇古菌門為主,其中氨氧化古菌(AOA)所占比例很高.通過平板培養分離到17株細菌,主要包括鹽單胞菌屬(Halomonas)、海桿菌屬(Marinobacter)和亞硫酸鹽桿菌屬(Sulfitobacter)等.通過不同起始氮源(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和培養溫度(28℃和10℃),對原位富集樣品進行實驗室二次富集,獲得了5個富集菌群.分析發現,它們均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可以產生N2O或N2;這些菌群均以鹽單胞菌屬占絕對優勢,其次為海源菌屬(Idiomarina)或海桿菌屬,其中鹽單胞菌和海源菌成功獲得分離.單菌功能驗證表明,分離獲得的鹽單胞菌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其在原位環境下反硝化活性尚有待確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汾西县| 太原市| 曲周县| 哈密市| 建平县| 金溪县| 丁青县| 黄平县| 阿拉善右旗| 刚察县| 鱼台县| 娄底市| 封丘县| 永德县| 广东省| 裕民县| 屏东县| 百色市| 孟连| 交口县| 黔南| 淮阳县| 双城市| 新竹市| 静乐县| 八宿县| 广德县| 夏津县| 浑源县| 宁津县| 绥芬河市| 嘉祥县| 大埔区| 中西区| 凤城市| 抚松县| 澎湖县| 和平县| 万年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