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中國語言文字 > 語言研究集刊 > 漢語敘實反敘實名詞的句法差異及其認知解釋 【正文】

    漢語敘實反敘實名詞的句法差異及其認知解釋

    寇鑫; 袁毓林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部計算語言學重點實驗室
    • 敘實性
    • 敘實名詞
    • 反敘實名詞
    • 定語小句
    • 句法差異

    摘要:現代漢語名詞具有敘實性。其中,預設其定語小句為真的名詞是敘實名詞(如:小王出國的事實→小王出國了),而預設其定語小句為假的名詞是反敘實名詞(如:孩子生病的謊言→孩子沒有生病)。我們發現,敘實名詞和反敘實名詞在句法表現上呈現出較大差異。首先,敘實名詞語義中的“真”義,使其排斥多種句法結構:不常跟施成角色共現、不能對施成角色進行否定、不與“假造”義動詞共現等;而反敘實名詞語義中的“假”義,則允許其搭配多種物性角色和多種語義類別的動詞。其次,敘實名詞容易被表示主觀否定性的詞匯削弱或取消其預設定語小句為“真”的“敘實”特征;而反敘實名詞預設其定語小句為假的“反敘實”特征則不可取消。最后,文章使用“疑善信惡”這種基本的認知模式,來解釋名詞“真、假”語義如何造成其在句法上的不對稱表現。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文山县| 正蓝旗| 芦溪县| 错那县| 积石山| 荣昌县| 玉田县| 苍山县| 浙江省| 饶平县| 灵石县| 崇仁县| 华安县| 崇明县| 平遥县| 兴山县| 临洮县| 专栏| 枞阳县| 池州市| 英吉沙县| 公主岭市| 兴化市| 凤台县| 集安市| 长丰县| 禹州市| 威宁| 汤阴县| 香格里拉县| 禹州市| 广河县| 全椒县| 汝州市| 台中县| 承德县| 钟祥市| 兰西县| 牡丹江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