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論“遺民之子”王隼的用世之志與遺民心態 【正文】
摘要:明清之際的王隼,是“小一代遺民”中的代表人物,其一生包括“隨父隱居—逃禪—儒隱”三個階段。明清鼎革之際,他無法接受以入仕新朝的方式來實現用世之志,因而悲憤地選擇了“逃禪”。而立之年前后,王隼結束了“逃禪”生涯,筑廬隱居,以著述為業;從這個時期所作詩文來看,其矢志“立言”,是在“用世之志”與“遺民操守”兩種矛盾之間所做的抉擇,即通過著書立說,主動承擔起士大夫的文化責任。在“遺民之子”王隼那里,無論是用世之志,還是遺民心態,都是高度自覺的,而不能簡單歸因于某種外在因素的影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