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 > 政治軍事法律綜合 > 政法論壇 > 清末修律的旁觀者:赫善心與《中國新刑律論》 【正文】
摘要:清末修律中的"禮法之爭"是一場西方近代法權與中國傳統禮法之間的中西古今之爭。作為這場論戰的局外旁觀者,在青島短期工作的德國法律教師赫善心撰寫了支持"禮教派"的評論文章《中國新刑律論》,該文是德國近代法權思想在清末修律上的投影,基本上代表了同時代德國人對修律的整體性立場和觀點。在歷史主義-進化論法社會學觀念下,赫善心用西方近代法權中的"道德-法律"范式置換了禮法概念,其觀點闡發表面上支持"禮教派"。然而,由于赫善心的法社會學立場帶有明顯的道德觀相對主義色彩,因此在深層次意義上,這種概念置換實際進一步消減了道德和法律為一體的禮法傳統。同時,帶有強烈進化論的法社會學立場使得赫善心進而以民情觀和利益目的論,再次把禮教問題引申為從家族主義到國家主義的法權問題,從而使禮法的傳統根柢再一次松動。由此觀之,體現德國多重近代法權觀念的《中國新刑律論》,實際上在"普通之道德"以及國家主義等問題上也能在"法理派"那里聽到回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