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畜牧與動物醫學 > 中國草地學報 > 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 【正文】

    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

    李紅琴; 張法偉; 毛紹娟; 祝景彬; 賀慧丹; 未亞西; 楊永勝; 李英年 洛陽師范學院; 河南洛陽471000;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適應與進化重點實驗室; 青海西寧810001;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 青海西寧810016
    • 放牧強度
    • 矮嵩草草甸
    • 生態系統co2凈交換
    • 生態系統呼吸

    摘要:以禁牧、輕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4種不同放牧強度的高寒矮嵩草草甸為研究對象,分別于2014年和2015年植物生長季5~9月,使用LI-6400便攜式光合儀和同化箱測定生態系統凈CO2交換(NEE)和生態系統呼吸(ER),并利用土壤溫濕度自動記錄儀測定土壤10cm處的溫度和體積含水率,以研究放牧強度對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碳交換的影響。結果表明:生長季5~9月,試驗地10cm土壤溫度的變化范圍在7.21~13.23℃,隨放牧強度增大而增大;體積含水率在19.68%~32.33%間波動,隨放牧強度增大而減小。高寒草甸NEE在生長季表現出明顯的"V"型變化,5月NEE最大,為1.43μmol CO2/m^2·s,此時草地仍處于碳排放狀態,7月最小(碳吸收速率最大),為-14.32μmolCO2/m^2·s,吸收強度表現出隨放牧強度增大而增大的趨勢;ER呈倒"V"型變化規律,7月最大,為12.15μmolCO2/m^2·s,放牧強度僅對7月的ER產生影響,其余月份4個樣地差異均不顯著。相關分析表明,NEE與土壤溫度和綠體生物量極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10和-0.559,與土壤濕度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559;ER與土壤溫度和綠體生物量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824和0.453,與土壤有機碳含量極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605,與土壤濕度、枯體生物量和全氮含量相關不顯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张家口市| 延吉市| 崇仁县| 石棉县| 时尚| 黄骅市| 克什克腾旗| 保靖县| 含山县| 陆河县| 蒙阴县| 多伦县| 承德市| 高唐县| 曲麻莱县| 苍山县| 姚安县| 吴堡县| 蓝田县| 乡城县| 毕节市| 邵阳市| 咸阳市| 胶州市| 阿克苏市| 固安县| 潮州市| 鄄城县| 文化| 大余县| 田阳县| 沁水县| 左权县| 伊川县| 纳雍县| 乡城县| 铁力市| 肥乡县| 信阳市|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