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心血管系統疾病 > 中國動脈硬化 > 冠心康對高脂血癥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正文】
摘要:目的探索冠心康對高脂血癥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的影響。方法將SD雄性大鼠隨機均分為3組:假手術組(10只)、模型組(10只)及冠心康組(10只)。利用高脂肪建立高脂血癥大鼠模型,再采取可逆性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結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并給予藥劑干預。生物化學分析法檢測干預后血脂水平,黏度計檢測各組大鼠血液黏度,ELISA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丙二醛(MDA)水平,熒光法檢測Caspase-3活性,TUNEL法檢測心肌細胞凋亡率,Masson染色及HE染色觀察心肌組織變化,Western blot檢測心肌組織凋亡相關蛋白水平。結果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漿黏度、TNF-α、MDA、ICAM-1、細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IL-10、Bcl-2蛋白水平降低,心肌結構紊亂、損傷程度嚴重;與模型組相比,冠心康組大鼠TG、TC、LDLC、全血黏度、血漿黏度、TNF-α、MDA、ICAM-1、細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降低,HDLC、IL-10、Bcl-2蛋白水平升高,且大鼠心肌結構較整齊、損傷程度較低。結論冠心康對高脂血癥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心肌功能有保護作用,可能與降低血脂水平、炎癥反應以及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有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