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中國環境管理 > 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保護成效及驅動力研究 【正文】

    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保護成效及驅動力研究

    黃斌斌; 鄭華; 肖燚; 孔令橋; 歐陽志云; 王效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100085;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100049
    • 生態資產
    • 生態資產指數
    • 重點生態功能區
    • 驅動力
    • 多元線性回歸

    摘要:重點生態功能區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擴大綠色生態空間的重要區域,在實現全國生態資產保值增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現階段圍繞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保護成效及驅動力開展的研究較少。為明確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保護的驅動力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利用遙感影像并結合圖像解譯、GIS空間分析和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生態資產展開分析,并將其與非重點生態功能區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重點生態功能區內森林、灌叢、草地和濕地生態資產總面積為349.30萬km^2,優級和良級生態資產占生態資產總面積的42.42%,生態資產綜合指數為21.19。15年間,重點功能區內生態資產總面積增加0.05%,優級和良級生態資產面積占比分別增加0.59%和0.85%,生態資產綜合指數增加2.94。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面積和質量增幅均小于非重點生態功能區,然而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指數增量高于非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恢復是驅動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面積變化的主因,對原有生態資產的保護是促進生態資產指數增加的最主要驅動力(貢獻率達81%),城鎮化和農業開發對生態資產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貢獻率達-6.81%)。研究表明,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資產保護成效顯著,同時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本研究也為優化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城鎮化和農業開發的管理提供了證據和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昌图县| 大化| 邵阳市| 旅游| 铜川市| 阿荣旗| 香港| 察雅县| 伊吾县| 云龙县| 噶尔县| 贡嘎县| 农安县| 小金县| 枣强县| 桂林市| 新沂市| 内黄县| 巴青县| 天峻县| 凌源市| 阿坝县| 淳安县| 双辽市| 皮山县| 郑州市| 高尔夫| 兴仁县| 桐柏县| 汉源县| 原平市| 洛宁县| 康保县| 凌海市| 安仁县| 雷山县| 常德市| 沈丘县| 封丘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