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中國環境科學 > 華北南部冬季大氣亞微米顆粒物數濃度變化 【正文】

    華北南部冬季大氣亞微米顆粒物數濃度變化

    鄭淑睿; 孔少飛; 嚴沁; 吳劍; 鄭煌; 程溢; 楊國威; 吳方琪; 牛真真; 曾昕; 李凡; 鄭明明; 陳楠; 許可; 燕瑩瑩; 祁士華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 湖北武漢430074; 湖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湖北武漢43007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北武漢430074
    • 華北平原南部
    • 郊區點位
    • 數濃度
    • 重污染
    • 潛在源區

    摘要:2018年1月華北平原經歷了一段持續時間久、影響范圍廣和顆粒物濃度高的重污染時期.本研究通過SMPS+E掃描電遷移率粒徑譜儀,選取華北平原南部某郊區點位,對此次重污染期間顆粒物數濃度粒徑分布演化進行連續觀測研究.結果表明,觀測期間環境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平均濃度為141.32μg/m^3.大氣亞微米顆粒物數濃度主要集中在核模態和愛根核模態的超細粒徑段(78.9%),呈遞減型單峰分布,顆粒物平均數濃度為83174cm^-3.重污染天時,核模態顆粒物數濃度明顯增高,對應低風速(1.5±0.4)m/s、高相對濕度(90.8±4.5)%和低O3濃度(15.8±8.3)μg/m3.48h后向軌跡顯示,觀測點位氣溶膠主要受湖北省、陜西省和山西省臨近省份的傳輸影響.潛在源貢獻因子法和濃度權重軌跡表明,氣溶膠潛在源區主要為本地源和觀測點位以北的區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象州县| 大城县| 蒙自县| 夏邑县| 谢通门县| 旌德县| 梁平县| 锡林浩特市| 沙雅县| 通渭县| 花莲县| 乐都县| 阜康市| 石首市| 怀宁县| 营山县| 昆山市| 防城港市| 长宁区| 冕宁县| 绥中县| 宁蒗| 九龙城区| 佛坪县| 行唐县| 凉山| 安丘市| 肇州县| 瑞丽市| 黔江区| 都昌县| 剑河县| 绵阳市| 兴隆县| 恩平市| 汕头市| 奉节县| 扶沟县| 新郑市|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