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經濟與管理科學 > 貿易經濟 > 中國流通經濟 > 日本物流共同化理論與實踐 【正文】
摘要:近年來,物流領域的“降本增效”問題以及物流活動引發的諸多環境和交通問題成為阻礙物流發展的瓶頸。在這樣的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日本出現的物流共同化模式不失為一種可以參考和借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參與物流共同化的企業通過物流領域的合作,構建企業間共同物流系統,既能很好地提高物流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有效應對物流活動引發的交通堵塞、尾氣排放、噪音污染等社會和環境問題。基于既有理論研究,分析物流共同化的內涵、主導主體、發展模式以及推動和阻礙因素發現,實現物流共同化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各參與企業之間關系的管理和維護,即如何促進各參與企業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關系,這是物流共同化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日本物流共同化應用的現狀表明,由多個貨主企業主導的物流共同化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案例研究結果表明,多個同行業企業間的物流共同化,能夠通過設定明確的組織理念、選擇對組織理念高度認同的企業、建立公平的運營管理制度以及有效的合作與溝通機制,增強各參與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推動物流共同化發展并取得成功。而物流共同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通過構建企業之間的物流同盟關系,推動同行業水平型物流共同化的發展,這是應對經濟和社會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