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高等教育 >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東濮凹陷煤成氣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正文】
摘要:基于東濮凹陷典型煤成氣區成藏條件對比分析,厘定煤成氣成藏關鍵控制因素,結合權重賦值法、模糊評價法,提出斷層輸導效率系數、保存條件系數等參數,對單一因素進行定量化表征,最終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法等建立東濮凹陷煤成氣藏形成規模的多因素預測模型,并優選勘探潛力區。研究表明:煤成氣的宏觀展布受源巖生烴能力控制,主要圍繞生氣強度大于20×10^8 m^3/km^2的區域分布;通源斷層活動期與烴源巖生排烴期的時空配置關系決定煤成氣有效運聚;煤成氣藏保存條件受斷-蓋組合關系控制,泥巖蓋層有效厚度封閉下限為40 m;充足的源-儲剩余壓差是煤成氣高效成藏的必要條件;煤成氣藏形成規模受"供烴-動力-輸導-保存"多元耦合控制,其中生氣供給、封蓋保存為首要控制因素,成藏動力條件和斷層輸導條件次之;基于成藏條件分析及氣藏規模定量預測評價結果,優選中央隆起帶文中地區、西南洼方里集地區為重點潛力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