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外科學 > 中國體外循環 >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中血液保護策略研究 【正文】
摘要:目的 研究兒童體外循環管路殘余機血和術中自體血洗滌回輸及優化心肺轉流(CPB)管路兩項血液保護措施對臨床結果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0年至2012年期間在本院實施CPB手術的單純室間隔缺損(VSD)或房間隔缺損(ASD)患兒54例,體重15~28kg,隨機分為對照組(CON組,29例)和自體血回輸組(CS組,25例),另選擇2015年體重10~18kg的24例患兒,實施自體血回輸加優化體外循環管路組(CS+OC組,24例)。收集三組患兒的年齡、體重、性別、術前和術后血紅蛋白(Hb)、肌酐值;術中CPB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最低紅細胞比容(HCT)、最低溫度、停機時HCT;圍術期輸血量、術后乳酸、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術后呼吸道相關的主要臨床事件、呼吸機使用時間、ICU時間、住院時間及24h胸腔引流量,并進行比較。結果 CS組和CS+OC組圍術期未輸紅細胞(RBC),CON組圍術期輸RBC1.5(1.0~2.0)U;CS組術后第三天Hb顯著低于CON組;CS+OC組年齡、體重、預充量和呼吸機時間顯著低于CS組;其余數據比較無差異。結論 兒童CPB術后殘余機血和術中自體血洗滌回輸,能使體重20kg左右簡單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做到圍術期不輸異體血,自體血回輸聯合管路優化可以使10kg以上單純VSD或ASD患兒實現無血手術,對術后早期臨床結果沒有負面影響,減少異體輸血的潛在風險。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