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傳播》雜志內容豐富、思想健康,2022年創刊,目前以半年刊形式發行,刊物對外積極擴大宣傳,致力于提高雜志質量與影響。在文化多元交融、傳播渠道日益豐富的當下,雜志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度的研究,在文化傳播領域熠熠生輝。該雜志特別重視甲骨學、敦煌學、周易學、西夏學、簡牘學等世界性專學的整理與研究,同時深入探討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播的緊密聯系,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貢獻著重要力量。
甲骨學,作為一門研究甲骨文的學科,承載著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雜志聚焦甲骨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對甲骨文的釋讀、研究,揭示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讓沉睡千年的文字“活”起來,為后人了解古代文明打開了一扇窗戶。敦煌學則以其豐富的敦煌文獻和壁畫等資料,展現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雜志刊發的相關文章,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內涵,探討其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使敦煌文化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光彩。
周易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和智慧。雜志關注周易學的研究動態,從文化傳播的角度解讀周易的現代價值,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綻放光芒。西夏學和簡牘學同樣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雜志通過介紹西夏文字、文獻以及簡牘所反映的歷史文化,豐富了人們對古代少數民族文化和古代書寫文化的認識。
國際傳播、新媒體研究、傳承研究、經典案例
①本刊采取電子投稿方式,稿件一般不少于1萬字,特殊稿件不超過2萬字。須在每集出刊前5個月內投入本刊編輯部指定郵箱,以附件 word 形式發送。
②稿件含文稿標題、作者姓名、作者簡介(含服務機構名稱、職務、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中英文摘要(約350字)、中英文關鍵詞(3-4個)、正文、參考文獻、獲基金贊助信息(含基金發布機構名稱、基金名稱、基金項目編號,不超過2個贊助基金項目)、作者聯系方式(含手機號碼、電子郵箱、郵寄地址、郵政編碼)。
③ 稿件要求內容充實、格式正確、引注規范(文稿采取腳注方式,含引文文獻作者、譯者信息、引文標題、引文出處,引文須標注準確頁碼,屬互聯網文獻者,須標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名、網址、文獻發布日期、引用日期),公式和外文文字核對準確,文中術語、計量單位、人名、地名的譯名及其漢語拼音的拼寫等,請按最新出版的國家標準使用。稿件圖片一般不超過5幅,并標明序號、圖片名稱和圖片出處。
④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⑤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⑥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范,表達準確,文字精煉。
⑦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詳細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若有變更請及時通知)、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號碼,以便聯絡。
⑧摘要應包括論文涉及的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一般在150-200字,摘要下面應提供3-8個關鍵詞,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⑨文題避免使用簡稱、縮寫、標點符號、化學結構式及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名詞。論著類文章應有英文題名,其含義應與中文一致,一般以不超過10個實詞為宜。
⑩計量單位執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并以單位符號表示。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郵編: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