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水產和漁業 >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 > 水產品中微囊藻毒素檢測方法及污染狀況研究進展 【正文】
摘要:微囊藻毒素(MCs)是藍藻水華中產生的一類具有環境持久性的生物毒素,可對水環境生態系統造成潛在危害,水體及水生生物中的MCs殘留經食物鏈傳遞最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文章采用文獻綜述法,對MCs的毒性及其在水產品中的檢測分析方法與污染狀況進行了總結分析,并對MCs的檢測技術開發與應用進行了展望。結果發現:1)MCs對水生動物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可通過改變免疫酶活性、降低淋巴細胞活力及免疫因子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水生生物免疫功能;2)目前常見的MCs檢測方法研究多針對游離態MCs,而結合態的MCs不易完全提取,因此,難以準確檢測樣品中MCs總量。開發高效、安全、環保和靈敏的MCs總量的檢測分析方法,將是日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3)全球地下水、地表水甚至海洋環境等水體中均檢測到了MCs,多種淡水產品(如魚、蝦和貝)中廣泛檢出MCs,部分地區海產品中也發現MCs的存在,且MCs殘留量與季節、品種和環境等因素相關。上述結果說明,水體及水產品中MCs污染不容忽視,應加強水體及水產品中MCs的殘留監測及風險評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