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中西醫結合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 > 腺瘤性息肉發病危險因素及中醫機制分析 【正文】
摘要:[目的]對廣東地區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發病危險因素及中醫發病機制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科住院且診斷為結直腸息肉的本地患者643例,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橫斷面-回顧性分析。[結果]APs發病與性別有關(OR=0.67,95%CI:0.48~0.96,P=0.027),男性APs發病率(54.4%)大于女性(45.6%)。APs患者脾虛夾瘀證最常見(74.3%),其次為脾胃氣虛證(10.2%)和大腸濕熱證(8.6%);男性APs患者以脾虛夾瘀證(72.4%)和大腸濕熱證(13.4%)多見,女性則以脾虛夾瘀證(76.7%)和脾胃氣虛證(10.7%)多見。APs發病與氣虛夾瘀濁、瘀血致病因素有關(P=0.001)。[結論]性別為APs發病的危險因素。脾虛夾瘀證是廣東地區APs的基礎證型,而男女之間中醫證型主要分布存在差異。廣東地區APs的發病機制為脾虛為本,瘀濁、瘀血為標,虛實夾雜為患。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