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兒科學 > 中華兒科 > 正常早產兒振幅整合腦電圖特點的研究 【正文】
摘要:目的了解28—36周正常早產兒出生時振幅整合腦電圖(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征,為早產兒臨床腦功能監測提供依據。方法共納入胎齡28~36周早產兒135例,采用國產數字化振幅整合腦功能監護儀(CFM3000,樣機)分別于生后3d內進行監測,每次連續監測4h。分析正常28~36周早產兒aEEG背景連續性、睡眠-覺醒周期(周期性)、電壓和帶寬。結果連續性電壓由28周的30%增加至36周時的85.7%(X^2=28.2,P=0.026)。睡眠一覺醒周期出現率由28周的10%增加至36周時的100%(X^2=192.4,P〈0.01)。窄帶下界電壓由28周的(6.8±1.7)μV升至35~36周的9.7—10.1μV(F=11.4,P〈0.01)。窄帶帶寬由28周的(21.3±8.3)μV降至36周的(14.9±7.5)μV(F=8.731,P=0.000)。aEEG連續性、周期性、窄帶帶寬和總評分與胎齡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32、0.81、0.55和0.78,P均〈0.05,窄帶下界電壓(μV)與胎齡的相關系數為0.38,P〈0.05。結論出生時胎齡越大,aEEG越成熟,表現為aEEG圖形的連續性、睡眠一覺醒周期漸趨明顯,窄帶下界電壓逐漸升高,帶寬變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