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特種醫學 >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 > 介入治療胃靜脈曲張:過去、現在和將來 【正文】
摘要:門靜脈高壓患者胃靜脈曲張(gastric varices, GV)發病率約為20%,包括孤立性胃靜脈曲張(isolated gastric varices, IGV)和胃靜脈合并食管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 EV)。食管胃靜脈曲張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重要并發癥,其發病率與肝臟代償功能有關,在Child-Pugh A級患者中,食管胃靜脈曲張的發病率達40%,在Child-Pugh C級患者則達到80%[1]。食管胃靜脈曲張每年破裂出血的風險達5%~15%,其中約20%的患者在急性出血6周內死亡,40%~50%的患者出血可自行停止,然而6周內再出血率高達30%~40%,1~2年內再出血率則達60%[2-5]。一般認為,GV出血發生率低于單純EV,約占曲張靜脈出血來源的10%~30%[6]。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