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作物 > 中國糖料 >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浸種對甘蔗分蘗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正文】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浸種對甘蔗分蘗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范業賡; 陳榮發; 周慧文; 丘立杭; 黃杏; 吳建明; 李楊瑞 農業部廣西甘蔗生物技術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南寧530007; 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廣西南寧530007; 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 南寧530007
    • 甘蔗
    • 植物生長調節劑
    • 多效唑
    • 浸種
    • 分蘗

    摘要:通過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浸種試驗,探討其對甘蔗萌芽、整齊度、苗期生長、甘蔗分蘗、產量性狀及宿根性的影響,為篩選不同化學藥劑對延長甘蔗宿根年限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以桂選B9為材料,設5個藥劑處理,分別為200 mg/L濃度的赤霉素(GA)、細胞分裂素(6-BA)、脫落酸(ABA)、多效唑(PP333)、萘乙酸(NAA)溶液和1個對照CK (清水),浸種24 h后種植;調查新植和第一年宿根農藝性狀和經濟產量等指標。試驗結果表明,在5個藥劑處理中,新植蔗ABA和NAA處理的甘蔗出苗受到嚴重抑制,分蘗率則分別為115.6%和98.0%,明顯高于CK的97.5%,而有效莖不足(分別為67 260條/hm~2和70 515條/hm~2),低于CK的73 050條/hm~2,因此產量也比對照略低。而GA和6-BA處理發現出苗率分別為41.2%和19.1%,遠低于對照82.6%;分蘗率分別為28.9%和43.1%,同樣低于對照的97.5%;說明GA和6-BA抑制了甘蔗的出苗和分蘗,導致甘蔗產量顯著低于對照。PP333處理后甘蔗出苗率為90.8%,高于對照的82.6%,而分蘗率92.3%低于對照97.5%,產量上差異也不明顯,在新植蔗中各種性狀的表現與對照差異不明顯;新植甘蔗品質分析發現PP333處理甘蔗糖分最高,但不同激素對甘蔗品質影響不大。在宿根蔗中的發株率、有效莖和莖徑均高于對照,產量為111 841.65 kg/hm~2,高于對照的105 435.75 kg/hm~2,說明PP333浸種有利于宿根蔗高產。各處理對甘蔗品質影響不大。PP333浸種處理在新植蔗中能促進甘蔗出苗,在宿根蔗中表現能促進產量增加;PP333浸種處理要優于其他處理,可作為甘蔗浸種劑進一步篩選出最佳使用濃度和使用方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雜志訂閱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吉林市| 宝清县| 彩票| 浏阳市| 特克斯县| 固镇县| 昌邑市| 泾源县| 周至县| 清徐县| 永靖县| 工布江达县| 沙雅县| 通化市| 阿拉尔市| 象州县| 广昌县| 乌拉特中旗| 商都县| 江口县| 额济纳旗| 满洲里市| 都昌县| 大丰市| 钟祥市| 延庆县| 霍山县| 鸡泽县| 射洪县| 郎溪县| 偃师市| 阜阳市| 凌云县| 绥宁县| 长沙县| 和田市| 富川| 新宁县| 淳安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