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 > 下呼吸道感染產AmpC酶和超廣譜β-內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藥基因檢測及親緣性分析 【正文】
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氣道分泌物或痰液標本分離的產AmpC酶和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藥基因的特點及親緣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由本院呼吸病區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氣道分泌物或痰液標本分離得到53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紙片擴散法測定其對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三維實驗檢測AmpC酶;PCR檢測ESBL、質粒介導的AmpC酶、喹諾酮類耐藥基因、耐消毒劑.磺胺基因qacE△1-sull、Ⅰ類整合酶基因IntⅠ1的攜帶情況,并進行聚類分析。結果53株肺炎克雷伯菌未發現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厄他培南耐藥;對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藥率均〉80%;對其他抗菌藥物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藥。5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IntI1基因陽性率60.4%(32/53),qnrA基因陽性率54.7%(29/53),qnrS基因陽性率13.2%(7/53),qnrB基因陽性率5.7%(3/53),qacE△1.sull基因陽性率71.7%(38/53),TEM基因陽性率92.5%(49/53),CTX—M基因陽性率100%(53/53),SHV基因陽性率9.4%(5/53),AmpC基因陽性率92.5%(49/53);其中4株同時攜帶qnrA、qnr$、intI1、qacE△1.sull、AmpC、CTX—M基因。聚類分析顯示40、41、10與18號,25與42號,8與35號菌株有親緣關系。結論產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藥與整合子相關,且攜帶多種耐藥基因,聚類分析顯示存在克隆傳播和醫院內感染。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