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消化系統疾病 > 中華消化 > 白細胞介素-23受體基因多態性與中國江蘇地區漢族炎癥性腸病的關系 【正文】
摘要:目的研究中國江蘇漢族人群炎癥性腸病(IBD)發病易感性和白細胞介素-23受體(IL-23R)rs1004819、rs1495965、rs1884444、rs2201841、rs6677188、rs7517847、rs753051]、rs10489629、rs10889677、rs11209026位點單核苷酸多態性(SNP)間的關系。方法采用多重SNaPshot SNP分型技術,檢測134名健康志愿者、135例潰瘍性結腸炎(UC)和43例克羅恩病(CD)患者的基因多態性。實驗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結果UC組rs7530511位點CC基因型頻率、CT基因型頻率、C等位基因頻率、T等位基因頻率分別為99.26%(134/135)、0.74%(1/135)、99.63%(269/270)、0.37%(1,/270),正常對照組則分別為94.03%(126/134)、5.97%(8/J34)、97.01%(260/268)、2.99%(8/268),兩組基因型頻率比較P=0.040、OR=0.118、95%CI:0.014~0.953,兩組等位基因頻率比較P=0.043、0R:0.121、95%CI:0.015-0.973。在rs6677188野生型和突變型的UC患者中,各年齡段的分布比例不同,突變型者中青年患者較多,野生型者中中年患者較多.P值分別=0.032和0.001。UC患者中rs6677188AT基因型者多處于內鏡緩解期(P=0.032)。結論IL-23Rrs7530511位點突變是UC的保護性因素。rs6677188多態性與患者年齡和內鏡下緩解與否有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