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 中華預防醫學 > 廣州市大學生校園暴力發生情況與危險因素 【正文】
摘要:目的了解廣州市大學生校園暴力發生情況,探討施暴和受暴的危險因素。方法以2010年廣州市高校在校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3所高校,對其中的2200名大學生實施校園暴力及其影響因素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103份。采用卡方檢驗分析校園暴力的性別、年級、專業分布情況。對可能影響校園暴力中施暴和受暴的因素進行非條件loglstic回歸分析。結果廣州市大學生校園暴力發生率為69.9%(1471/2103),男、女生校園暴力發生率分別為75.6%(830/1098)、63.8%(641/1005)(X^2=34.82,P〈0.05)。校園暴力施暴和受暴發生率分別為63.6%(1338/2103)、55.3%(1163/2103),男生施暴和受暴發生率分別為70.9%(778/1098)、60.0%(659/1098),女生施暴和受暴發生率分別為55.7%(560/1005)、50.1%(504/1005)(X^2施暴=51.93,X^2受暴=20.68,P值均〈0.01)。精神暴力發生率最高,為68.0%(1430/2103),其次為性暴力,發生率為34.2%(719/2103),軀體暴力最低,為16.5%(348/2103)。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男生(OR=1.60)、文科專業(OR=1.82)、非獨生子女(OR=1.31)、生活費不足(基本夠用OR=1.35,不夠用OR=1.54)、玩電腦游戲(OR=1.70)、玩滑板等特技(OR=2.03)、喜歡暴力節日(一般OR=1.30,喜歡OR=1.44)、母親有賭博行為(OR=4.29)、父親放縱型教養方式(OR=1.60)、高中之前有時遭他人欺負(OR=1.61)、對學校現行環境和制度不滿(沒什么特別感覺OR=1.67,有部分不滿OR=1.89)、小學老師對自己有不良行為(有1種時OR=1.35,有2種及以上時OR=1.90)(P值均〈0.05)是校園暴力施暴的危險因素。男生(OR=1.23)、少數民族(OR=1.71)、非獨生子女(OR=1.39)、自身有不良行為習慣(OR=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