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醫藥衛生綜合 > 中華醫學美容 > 鼻唇溝的解剖學研究 【正文】
摘要:目的 從解剖學角度對鼻唇溝做出準確描述和定義,為解剖學和整形外科學、美容外科學、頜面外科學提供理論基礎.方法 對10具(20側)成人新鮮尸頭行福爾馬林血管灌注固定后,在10倍手術放大鏡下進行形態學觀測.結果 (1)鼻唇溝是面中部多脂肪區與無脂肪區的分界.(2)鼻唇溝起于鼻肌橫部在鼻翼上緣皮膚的止點,終止于口角降肌在口角外下方皮膚的止點.(3)從解剖學角度可將鼻唇溝分為上、中、下3段,上段(Ⅰ):為鼻肌橫部區,長(20.38±0.74)mm;中段(Ⅱ):為上唇提肌區,長(17.13±0.57)mm;下段(Ⅲ):為蝸軸區,長(20.81±0.70)mm.(4)鼻唇溝是7種表情肌在皮膚上止點形成的連線區域,表層肌腱膜系統(SMAS)與組成鼻唇溝的7塊表情肌同屬同一層次.結論 鼻唇溝是7種表情肌在皮膚上止點形成的連線區域,不分年齡.永恒存在.不同于面部老化形成的鼻唇溝皺褶和面部老化或表情變化形成的鼻唇溝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